【初夏好食刻】肉蛋吐司&肉蛋飯糰


一包「原味嫩豬排」,變出兩種料理?拆開包裝就直接下鍋烹飪,幾乎不用再調味,吃起來香嫩可口,減少處理肉類的繁瑣細節,簡直是廚房神食材支援!



使用這包嫩豬排,備妥其他食材,15分鐘內就能完成一次肉蛋吐司肉蛋飯糰,一個當早餐吃,一個帶便當在中午吃,怎麼吃,都吃得美味又安心。



統一生機【原味嫩豬排】魅力介紹🐷

  • 選用最適合做豬排的大里肌肉。
  • 切筋拍打製程,使其口感柔嫩。
  • 獨特醃料,醃製數小時使肉排完全入味。

肉蛋吐司 / 肉蛋飯糰-食材(各1人份)

【共用食材】
  1. 統一生機-原味嫩豬排- 300g/包,拆成兩份作成吐司與飯糰
  2. 雞蛋- 2個,做成一份煎蛋然後切半
  3. 生菜萵苣- 適量
  4. 黑胡椒- 煎豬排調味用,可不加
  5. 油- 適量
【肉蛋吐司食材】
  1. 吐司- 兩片
  2. 起司- 一片
【肉蛋飯糰食材】
  1. 海苔- 一片
  2. 胡蘿蔔- 1/3個,切絲
  3. 鹽- 適量
  4. 煮熟白飯- 半碗

其他好康

  • 夏日運動補給站

    夏日運動補給站

    撰文者:郭環棻 營養師


    炎炎夏日,你,只想在家舒服地吹冷氣,討厭流汗所以拒絕運動嗎?


    天氣炎熱,確實容易讓人打消運動的念頭呢!


    其實在夏天運動有一些特別好處,因為氣溫較高,更容易流汗,會加快人體體液循環和代謝。


    當我們的體溫每增加攝氏0.5度,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%,會因此加快代謝,甚至可以促進深層脂肪燃燒。


    換句話說,夏天運動的鍛鍊成果更顯著喔!


    今天分享3個要訣,讓喜歡運動,或是正要培養運動習慣的你,不再有後顧之憂,在夏日好時光中依然保持活力,能量滿滿!


    要訣一  補充水分與電解質

    無論是在室內運動、或室外享受大自然,都會因為運動期間的脫水,造成熱衰竭、熱經孿,嚴重時甚至可能中暑,萬一四周無人可求援時,很可能會因脫水致命。


    因此擅長運動營養的環環,鼓勵大家觀察「運動的體重」改變,每減少0.5公斤,必須在運動期間或運動之後補充750毫升的水分。萬一無法監測體重時,可以利用尿液來做判斷,若比檸檬水還要黃、或是遲遲沒有想要上廁所,都是水分不足的現象,需要優先趕快補充白開水。


    若從事的運動強度較低,出汗量並沒有像預期中的多時,例如:滑冰、陰瑜珈等,流汗量有限卻大量補水,也有可能會喝下太多的水,造成抽筋等現象。


    哪種情況需要補充運動飲料呢?


    運動飲料含有水分、電解質、醣類,可以促進小腸吸收水分跟葡萄糖。


    當我們進行超過2~3小時的長時間耐力運動,例如爬山、長泳、騎單車、打球,可以交替補充運動飲料,或是果汁、水,例如,礦泉水、海洋深層水,更能維持體力喔。




    要訣二  營養攝取均衡,低脂蛋白質、澱粉、蔬菜、好油脂,全都要!

    為了提升運動訓練品質,正餐均衡攝取,才是維持運動能量,因此選用好消化的營養食物更是關鍵,建議應該這樣吃:


    運動之前,平時的正餐

    建議每位成年人的進食份量如下:


    蛋白質建議分散三餐,穩定攝取,一次至少吃到14公克,可以選擇:瘦肉,例如里肌肉、雞胸肉等…約60公克,或是兩顆蛋、一盒嫩豆腐、或是1/2片鮭魚肉,都是一餐適合的建議量,再搭配雜糧澱粉、炒青菜或蔬菜湯,一份水果,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。




    運動中可以這樣補充

    建議3~4小時以上運動,別忘記每1小時補充一次小點心,例如:能量果凍、布丁、水果優格、含糖豆漿、雞精等,幫助體能續航力,維持訓練品質,避免運動傷害、或是體力不支昏倒喔~




    運動之後,復原修補的食物補充

    運動後緊接著吃正餐,可以準備好消化的麵條、粥,搭配白肉魚、或其他海鮮(如蝦)與青菜,青菜份量與麵條與米粥一樣多,煮成一碗簡單的海鮮湯麵、海鮮粥,美味又營養。


    麵條、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水煮後,升糖指數較高,可刺激胰島素分泌,轉化白肉魚的優質蛋白質,進入人體肌肉中,幫助肌肉修補與復原。


    大部分的白肉魚脂肪含量較少,且含有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的天然魚油,可幫助人體代謝,是不遜於雞胸肉的白肉種類。


    除了鮭魚、也可以選擇鱸魚、大比目魚(扁鱈)、紅魚,都是常見的白肉魚種類。


    也別忘記補充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的多種蔬菜、水果,營養拼圖更完整,幫助身體建造修補組織更順利!




    要訣三、如果感覺行動卡卡,就補充膠原蛋白

    如果運動時,你感覺關節卡卡不順暢,可以注意這三種東西有沒有穩定補充:水分、膠原蛋白、維生素C


    人體關節的軟組織,是由水分當作緩衝,當水分持續流失,關節中的水分會轉移到肌肉或血液中幫助散熱降溫,因此軟體組織變薄,自然容易造成擠壓、磨損而疼痛,因此補充水分也是保護關節的小技巧。


    練習減少喝含糖飲料,每天喝8到10杯水,發揮潤滑緩衝作用,行動更順暢。


    為何要補充膠原蛋白呢?


    膠原蛋白是關節組織中的主要結構,因此在受傷期間、或是訓練後,持續補充膠原蛋白也很重要,建議挑選純化後小分子型態,如膠原蛋白胜肽,或是二型膠原蛋白,才是增加行動力的關鍵成份。


    有一種說法是,吃豬皮、魚皮也可以補充膠原蛋白,但是直接食用這類食物,容易攝取過多皮下脂肪,還沒補充足夠膠原蛋白之前,你可能就因血脂過高造成中風、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所以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膠原蛋白,也是聰明又有效率的方式。


    然而只吃膠原蛋白是不夠的,還需有充足維生素C的協助,因為維生素是幫助膠原再生的關鍵,因此鼓勵大家餐後可以補充水果。


    有飯、有菜、有肉、好油脂搭配新鮮水果,營養充足均衡,才是提升營養素吸收的長久之計喔。


    炎炎夏日,運動更要聰明吃,營養就問營養師。


    以上知識學起來之後,更要運動前把營養先準備好,用吃來感受運動營養的厲害喔!




  • 【初夏好食刻】泰式鮮蝦沙拉

    【初夏好食刻】泰式鮮蝦沙拉

    簡單到蝦蝦叫的開胃沙拉?🦐🥗
    酸辣好滋味的泰式鮮蝦沙拉,全程只需請蝦蝦泡一下熱水澡,加上蔬菜與醬汁,拌一下就完成,有蝦又有大量蔬菜,真是懶人料理界的豪華沙拉!




    👀影片最後有彩蛋:隱藏版沙拉吃法~


    【亞太密碼甜蝦】特色推薦🦐

    • 純海水養殖,堅持不用藥物
    • 擁有生產履歷、國際HACCP認證的好蝦
    • 蝦肉質Q、甜度高

    泰式鮮蝦沙拉-食材(2人份)

    【主食材】
    1. 亞太密碼甜蝦- 250g/盤
    2. 芹菜- 適量
    3. 小番茄- 適量
    4. 洋蔥- 半個
    5. 小黃瓜- 一條
    【泰式酸辣醬汁】
    1. 魚露- 三匙
    2. 檸檬汁- 三匙
    3. 砂糖- 一匙
    4. 蒜頭- 適量
    5. 辣椒- 適量
    6. 水- 適量

  • 高效擇食提案 聰明挑食 輕鬆享健康

    高效擇食提案 聰明挑食 輕鬆享健康

    撰文:陳冠蓉 親子/防癌營養師


    工作壓力大、三餐不正常、營養失衡、感覺身體又有狀況了嗎?


    我在臨床上曾碰到許多人,因為長期以中西藥補身,卻發現越補越虛弱,甚至造成肝腎負擔。


    藥補不如食補,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,已越來越瞭解挑選「原型食物」可以加強健康防護力,若能透過天然食物攝取多樣化的營養,是療癒身體、獲得健康的最佳選擇。


    只是,要去哪裡找優質食物?

    如何才能吃得更加營養均衡?

    如果我很忙無法吃到原型食物,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呢?


    如何選擇好食材,是否讓你時常感到苦惱呢?其實你並不孤單呦!

    身為營養師和雙寶媽咪,我也和大家一樣,花不少時間選購對健康有益的食物,長久下來,也累積了一點心得。


   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個,蘊含「健康巧思」的「高效擇食提案」,它有3個重要原則:

    1. 「質」,選擇對的食物。
    2. 「量」,適當進食份量。
    3. 「速」,可以快速補充營養的懶人健康法。



    一、 質:挑對食物,天然/無毒/少添加

    第1個原則「質」,就是強調食物品質。

    我們可以選擇標榜「天然、無毒、少添加」的食物。


    本地出產,還有當地盛產,為挑選天然食物的重點。因為農藥最少、夠新鮮,而且營養價值高。此外,推薦多挑選「原態」食物,像是多選擇「全燕麥粒」取代「即食燕麥片」,選擇「玉米粒」取代「玉米脆片」,因為原態食物所保留的植化素、蛋白質、纖維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特別豐富。




    面對多款同種類食品,卻不知道該挑哪一款,建議優先挑選包裝上有「潔淨標章驗證」的產品,選購加工食品的原則,就是成分中的添加物越少越好。


    仔細查看成份標示,避免成份裡寫滿看不懂的化學名稱,這些化學名稱就是食品添加物,像是防腐劑、增稠劑、膨脹劑、香料等等...


    有些添加物是為了抑制細菌、增加食物的美味與口感,實在是無法完全避免,但是減少購買加工食品的頻率,減少吃加工食品的份量,都是重要的健康飲食技巧喔。




    二、 量:適當份量,不暴飲暴食

    第2個原則,「量」,也就是食物的份量。


    某些人常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困擾,往往上一餐沒有吃,下一餐就補償心態,暴飲暴食,造成消化不良,甚至胃酸逆流到食道,有火燒心的感受。




    定時吃飯,可評估自己的生活型態,來決定進食的時間,如中午常要開會,而下午兩點鐘,常常是個人相對悠閒的時刻,倒不如就在這個時間固定為自己的午餐時間。


    定時吃飯,能夠讓血糖比較平穩,而且情緒穩定,也不太容易發胖。


    定量吃飯,每一餐盡量購買個人份的餐點,避免邊吃邊追劇,盡量刻意保留30分鐘時間,專注地品嚐飯菜,細嚼慢嚥,當吃到八分飽感覺,就可以停止進食。


    如果不知道如何掌握個人的飲食份量,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的「我的餐盤」口訣,幫助自己吃得剛剛好,自然就能避免慢性疾病與肥胖的困擾喔。




    三、速:懶人健康法-精力湯、沖泡穀物飲

    但是如果我真的很忙碌,又想補充營養,有什麼好方法呢?
    第3個原則,「速」,也是高效飲食的最核心重點。


    外食族、全職媽媽、食慾不佳的老人與小孩,即使營養就擺在眼前,卻不一定吃得下,壓力大的上班族,容易產生荷爾蒙失衡,體內營養素也會消耗特別快,這時飲用精力湯,或是沖泡穀物飲,是快速且有效的「懶人健康法」。


    上午我習慣用新鮮的蔬果、堅果,或是蒸熟的黃豆、五穀飯,來彈性搭配精力湯,利用調理機將這些天然食材,攪拌成質地細緻的精力湯飲用,能快速的補充原態食物營養,也不容易造成腸胃負擔。




    當我外出工作,沒有辦法好好吃飯,蔬菜、豆類常常會吃不夠,或是運動前後,我想要快速補充營養和蛋白質,這時攜帶方便沖泡的穀物飲,裡頭搭配明日葉、羽衣甘藍等多種綠色食材,一包就能夠補充外食族常常吃不夠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,是快速有效的選擇,讓人神清氣爽、元氣滿滿!




    四、小結

    挑選品質好的食物,攝取適當份量,再透過精力湯和穀物飲,快速補充吃不夠的營養,掌握3個高效擇食原則:質、量、速,能幫助我們做好體內環保,維持美好體態,提升保護力,遠離疾病,從內到外調理得更健康喔。


    趕緊挑選好食物,打造出真健康人生吧!